新密市基层政务公开
新密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县级
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
新型职业农民
新型职业农民
两专型每人1000元,带头人每人3500元
新密农文〔2021〕75号,郑农〔2021〕110号
69800199
新密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
2021年
69800199
新密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举报电话:69823054 地址:青屏大街293号

新密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

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


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,深入贯彻中央、省委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有关精神,认真落实省农业农村厅有关工作部署,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提质增效,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,根据《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印发郑州市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》(郑农(2021)110号)等要求,为扎实有效推进我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,结合新密市实际,制定本实施方案。

一、总体要求

(一)指导思想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树立科学发展、优先发展理念,以服务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先导,全面加强党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组织领导,健全制度规范,形成政策合流,提升培育质量,为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。
    (二)基本原则

1.坚持政府主导。立足事业提质增效,持续完善政府主导、政策完备、部门协同、财政支持、监管督查制度体系,不断巩固发展基本支撑。

2.坚持服务产业。立足产业发展实际,把服务产业、支撑产业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,以提升产量质量和乡村治理能力为重点,开展关键专业和急需人才培养。

3.坚持分类开展。立足乡村振兴需要,针对不同地区、不同产业,实施差别化政策措施,面向乡村治理和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,全方位培养各类人才。

4.坚持需求导向。立足农民现实需求和成才规律,把满足自身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突出简明实用特色,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,提升培训针对性和成效性。

(三)重点领域

1.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副产品供给。聚焦“米袋子”、“菜篮子”、“肉盘子”,围绕主要粮食作物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,融入防灾减灾、科学施肥用药、低碳绿色、农产品质量安全、良种识别、土壤培肥改良、高标准农田管护等关键环节技术培训,提升农业生产基础保障能力。

2.聚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。聚焦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,围绕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示范区、粮食生产功能区、重要农产品保护区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、农业产业园区,在生产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,融入农机农艺、群防群治等关键技术,因地制宜开展育种育苗、特色经济作物标准化种植和畜禽、水产健康养殖技能培训,培育新主体、打造新业态、增添新动能,支撑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,推动农民持续增收。

3.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聚焦原建档立卡贫困村,围绕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群,加强种养加销实用技术培训,提升可持续脱贫能力,助力增收致富。继续加强特色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,提升示范带动能力,促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。

4.促进各类返乡入乡人员创新创业。聚焦院校毕业生、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返乡入乡创业群体,加强农业农村知识、支农爱农情怀、创新创业技术技能等方面培训,促使各类人才更快融入乡村,更好创新创业。利用好各类农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,为农村创新创业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基础平台。

5.支撑乡村建设行动。聚焦乡村组织振兴发展,面向村“两委”成员,融入思想政治、法律法规、村庄建设、乡村康养、休闲农业、调解仲裁、信息电商、文旅体育、农经管理等方面培训,培养一批农村基层治理和产业带动人才。围绕文化振兴,在各专业培训中,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传统乡土文化、生态文明、绿色发展等方面培养,提升农民生活理念,完善乡村人才建设体系。

(四)目标任务

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,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能力提升、种养加销能手技能培训、乡村治理与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“三类并进”培养行动。选拔好高素质农民参加省农业经理人和农村创新创业者培育计划。

2021年,我市安排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397人,其中:经营管理型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172人,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225人。各类型高素质农民培育及资金补助标准如下:

1.经营管理型高素质农民。新型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能力提升、乡村治理和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,年度线下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12天,线上学习时间不少于30学时,全年跟踪服务,资金补助标准为人均3500元。

2.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。种养加销能手技能培训,包括种植、养殖、农机、水产及农产品加工技术能手、已摘帽贫困农民、从事专业农业生产过程服务的农民技术人员、农村电商及社会事业促进者等。年度线下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,线上学习不少于8学时,培训资金补助标准为人均1000元。

二、工作重点

(一)开展调查调研,掌握基本情况。按照属地管理原则,加强工作统筹,深入村镇基层党组织、农业企业、农民合作社、农户,通过发放问卷、现场问询、座谈交流、电话联系等方式,全面掌握县域农业发展、惠农政策投入、农业重大项目实施情况,详细掌握主导、特色、优势农业产业地域分布、产业规模、从业人员素质状况、新型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发展现状、产业培训需求,准确掌握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、农业技术推广、农业科研单位、农业行业协会基本情况。做好调研记录和数据分析,为制订培育工作方案提供详实依据。

(二)细化工作方案,明确任务要求。加强意见征求,商本级财政部门研究,科学制定实施方案,细化各项目标任务、方法措施和资金使用等,突出十个“明确”:明确政府主导、明确培育机构、明确培训任务、明确培训专业、明确培育对象、明确工作规范、明确资金使用、明确部门联动、明确监管主体、明确考评标准。按要求报送市农委和市财政局备案。

(三)科学设置专业,突出培训针对。统筹站位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副产品供给、聚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、促进各类返乡入乡人员创新创业、支撑乡村建设行动,针对做好种植业、养殖业、加工业领域特色培训专业设置,着重提升重点产业、重点领域发展活力,打造好“一村一品”、“一乡一业”、“一县一特”。支持统筹全局发展,针对设置粮食生产、育苗育种、乡村治理等相关专业,更好服务乡村振兴。

(四)严格遴选对象,纳入培训计划。把年满16周岁,品德端正,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、经营、服务的农民和农村创新创业者、农业经理人、种养加销能手、农户以及乡村治理和社会事业带头人等各类农民,建档立卡,充实完善培育对象数据库。加强合规性审查,遴选合格培育对象,分类型、分类别、分专业纳入培训计划。面向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、农业企业、种养大户等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,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能力提升培育;针对乡村治理和社会事业重点人才需求,精准遴选乡村治理和社会事业带头人培育对象;围绕农业企业、农民合作社、家庭农场以及小农户,遴选种养加销能手技能培育对象。组织各类培训对象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www.ngx.net.cn农民教育培训申报系统或手机下载“云上智农”APP,在线报名参加培训。对自主申报参加培训的返乡院校毕业生、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,实施优先审查,优先纳入培训计划。

(五)规范教学管理,提升培训成效。围绕可视化操作,制定工作清单,健全备案、巡查、督查等一系列制度安排,监督落实最严格的培训班管理,切实提升培训成效。审批通过的培训班开班计划,按要求报送市农委备案。

1.上好第一堂课。坚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坚持服务“三农”宗旨,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培训班各方面和全过程。党员领导干部,尤其是科教工作分管领导、科教科科长、农广校校长,要以“党史”教育为主题,上好第一党课。引导参训学员坚定理想信念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,增强国家意识、法治意识、社会责任意识,增长知识见识,培养担当奋斗精神。统筹兼顾做好培训政策解读和安全生产教育。

2.优选实训基地。围绕培育多层次、多形式核心要求,按照资源配置集中、功能条件完善总体要求,从农业农村部试验站、省、市认定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、郑州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成果转化点中,优选符合高素质农民培育特点和规律,产业专业化强、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实训基地。满足实训实习、市场考察和创业辅导需要。

3.配强师资教材。围绕专业技能培训和素质能力提升培育核心要求,以教学形式活泼、教学内容实用、教学语言通俗为基本准则,配强公共课、专业课、创业课师资。实训环节,注重在产业链上选用实践能力强、示范带动好的“乡土专家”。结合专业设置实际,优先选用“河南十大优势特色产业”系列精品教材和农业农村部规划教材。新型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能力提升培训班选用省部规划教材3本以上,种养加销能手技能培训班选用省部规划教材2本以上。每个培训机构订购3-5份《农民日报》等有关报刊,供参训学员学习参考。

4.优化课程设置。结合参训学员能力素质提升和产业发展实际,科学规划课程体系。按照综合素养、专业能力、能力拓展三个模块集成,模拟生产经营全环节,有机设置讨论交流模块、案例分析模块、课程小结模块、生产技能竞赛模块、理论实训测评模块等。通过带入实际生产和工作场景,提升参训学员认知和感悟,提高专业技能应用和创新发展能力。丰富培训内容,把疫情防控、农产品质量安全、转基因科普知识等纳入培训课程体系,把绿色生态理念贯穿整个培育过程。

5.线上线下融合。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,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考核,鼓励农民自主学习。新型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能力提升、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带头人培育线下线上融合培训模式“12天+30学时”;专业种养加销能手线下线上培训模式“5天+8学时”。培育机构按每人每学时10元支付在线学习费用。

6.规范班级管理。建立意见征求、意见反馈、考试考核、集中管理、自主管理、跟踪服务等工作制度,落实班主任工作负责制,确保培训有序、安全开展。严格参训学员评价管理,组织开展专业理论测评和实训操作考评,培训班培育合格率不低于80%。建立不及格补考制度,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证书全省统一编号管理。依托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培训在线监管和绩效评价,实现培育机构、培训班级、参训学员、教学计划、实训基地等上线可查,实现学员上线评价率和满意度双90%以上。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信息统计和发展情况监测,实现参训农民基本信息100%入库,培育全程可监测可追溯。完善学员培训信息线上档案管理,建立健全线下学员身份、来源等培训台帐。

三、培训时间安排及资金分配预算

培训产业以种养加销实用技术、乡村治理与社会事业发展等为主,计划9月30日前制定方案,10月8日至10月15日遴选学员、安排课程,10月16日至12月30日开展培训。

资金预算:经营管理型高素质农民培训资金预算总计为60.2万元;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培训资金预算总计为22.5万元。费用支出按照《郑州市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》要求及《新密市市直机关培训管理办法》中第三章第七条列支,具体预算如下:

(一)经营管理型高素质农民培训(计划3个培训班,线下12天(计划5天外出实训(以课程实际安排为准)、线上30学时):

1.师资费:54000元;(3000元/天*6天*3个班)

2.住宿费:113520元;(60元/人天*11天*172人)

3.伙食费:185760元;(90元/人天*12天*172人)

4.培训场地费:72000元;(2000元/天*12天*3个班)

5.培训资料费:35120元;(教材、文具、档案、文印资料、结业证、条幅、桌签、防疫物资等)

6.交通费:45000元;(外出实训租车:2辆*1500元/天*5天*3个班)

7.现场教学费:30000元;(2000元/天*5天*3个班)

8.线上培训服务费:51600元;(每人每学时10元*30学时*172人)

9.跟踪服务费:15000元;(聘请专家费:3人*5000元)

(二)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培训(计划4个培训班,线下5天(计划2天外出实训(以课程实际安排为准)、线上8学时):

1.师资费:36000元;(3000元/天*3天*4个班)

2.伙食费:67500元;(60元/人天*5天*225人)

3.培训场地费:24000元;(2000元/天*3天*4个班)

4.培训资料费:39500元;(教材、文具、档案、文印资料、结业证、条幅、桌签、防疫物资等)

5.交通费:24000元;(外出实训租车:2辆*1500元/天*2天*4个班)

6.现场教学费:16000元;(2000元/天*2天*4个班)

7.线上培训服务费:18000元;(每人每学时10元*8学时*225人)

四、保障措施

(一)明确公益定位,抓实组织领导。要深刻理解认识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公益性定位,自觉站位统筹党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的高度,统筹提升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高度,统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高度,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,实行党委负责制,全面抓紧抓细抓实抓好。主动加强与妇联、共青团、科协等部门的沟通协调,形成合力。切实把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办成组织放心、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。

(二)明确列支范围,抓实资金使用。规范高素质农民培育补助资金用途,主要用于项目摸底调研、项目宣传、学员遴选、课堂培训、线上培训、基地实训、基地孵化、模拟演练、培训教材、实验材料、场地租赁、学员食宿、教师聘用、教材购买、考试考核、队伍管理、跟踪服务等全过程费用支出。结合本地实际,严格控制学员食宿费用支出。项目资金按照“谁使用、谁负责”的原则,实行专账管理、专款专用,严禁挤占挪用、骗取套取补助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。

(三)明确部门联动,抓实条件建设。以公益性单位为主,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(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)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力量作用,开展摸底调查、参与培训组织、颁证管理、缋效评价等工作。用好驻郑高等院校、职业院校等教育资源,组织高素质农民参加高职扩招大专学历提升教育。探索农业科研单位和农技推广机构发挥科技优势,提供技术培训和跟踪指导的有效形式。支持培育机构(基地)改善多媒体教学条件,加强农民田间学校和网络教室建设,为线上线下培训有机融合提供条件保障。鼓励农业企业、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等承担实习实训任务。建立符合条件的培育机构资源库,规范市场主体有序参与培育工作,加快构建“一体多元、优势互补、协调协同、高效便捷”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,满足高素质农民培育多层次、多形式、广覆盖的需求。

(四)明确职责任务,抓实绩效管理。明确市、县两级监管、培育主体和职责任务,推动建立纪检、财政、农业等部门联动工作机制,探索建立“两级三层”监管监督机制,全面落实培训班审查备案、巡查整改工作机制,进一步推动培育工作规范化、科学化。重点面向农村、面向农民,主动公布举报电话,自觉接受社会监督。对发现的问题,建立工作清单,逐一对照整改。对不符合整改要求的,停班整改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(市长、县长)责任制考核高素质农民培育指标,按照《河南省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》完成绩效任务。

(五)推动政策合流,提升发展能力。继续落实《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》(豫政办〔2016〕178号)精神,在落实省级产业发展扶持、创业创新支持、金融保险服务、荣誉表彰奖励“四项并行”培育政策的基础上,加强调查调研,以制度可行、农民认可为基准,创设市、县两级强农惠农政策。注重现有强农惠农政策整合和精准投放。落实人民银行、中央农办、农业农村部、财政部、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发布《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》(银发〔2021〕133号)精神,加强与银行、保险公司、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合作,争取更多优惠政策,切实解决农民融资难、融资贵的问题。鼓励高素质农民积极申报参加农业系列职称评定。

(六)示范推广成果,营造发展氛围。积极弘扬“学习光荣、素质高贵、创造伟大”的时代风尚,遴选优秀学员、优秀教师和优秀工作者,评选精品课程和受欢迎培训机构,树立宣传先进典型,引导学优争先。系统总结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好经验好做法,支持高素质农民领办新型经营和服务主体,示范引领带动周边农民发展产业、增收致富。指导农民专业技术协会、产业联盟等发挥作用,支持高素质农民抱团发展、协作发展、互补发展。搭建各类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,继续参加高素质农民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,做好新时代新农民新风采展示,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高素质农民发展的良好氛围。

2021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申请报名表

填表日期     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注:*为必填项□对应处打√

*姓名


*性别



*出生日期


*民族


文化程度

□初中以下 □初中 □高中/中专  

□大专  □大学及以上

政治面貌

中共党员

群众其他

*身份证号


*手机号码


*户籍地区

河南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县(市)        乡(镇)           

*人员来源

农民(务农人员)  □返乡入乡人员   基层两委成员

*申请方式

个人申请  其他

产业生产经营和服务基本情况

产业类型

基层两委成员

 

种植 养殖 农机 渔业 观光休闲 其他        

产业名称


产业所在地


产业规模


上年度产业收入

(万元)


*培训需求

种植技术  养殖技术  农机操作技术  动植物防疫技术

农产品营销   农业标准化及品牌建设   主体运营管理

乡村治理  其他

本次培训类型

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经营者    □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

注:基层两委成员不再填写产业情况。



主办单位: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: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:450007